多年前有一位高人告訴我,我年紀大之後會逐漸走上『僧道』。台開董事長邱復生笑說,「當時也沒多想,直到近年蓋了新竹新埔的王禪老祖廟,管理委員會要我當『主任委員』,也就是『住持』,我才發現自己真的走上這條靠近神佛的道路。」
今年71歲的邱復生,愈接近佛,愈看淡生死。他認為,人與人之間的衝突,多是因為把自己想得很大,藝術家洪啟嵩老師畫166公尺高的大佛可以提醒人們,若從神明的高度往下看,人類其實非常渺小,「一旦認識到人的渺小,寶寶副食品我們才能學習謙卑。」
表示,他從小就相信,在人之上,有個更超然的存在,「我從小就看著祖母,每天念經,手掐念珠,掐完108顆珠子,就在一張畫有佛像的紙上畫一個圈。整張佛像圈完之後,祖母會帶著佛像,走整天的路到屏東東山寺,請師父幫她化掉,隔天再帶新的一張佛像,走一整天路回家,持續了至少10年。」
表示,「我當時就想,一定是有個在人之上的神明的存在。其實無論是什麼宗教,都有這股力量,讓人堅持做這些事。」
10多年前,邱復生因此自費請人翻譯、出版佛學入門書《佛當初教的是什麼》,印了三刷,家中常備百餘本寶寶粥,逢人有緣就送,8年來每天晚上更持續靜坐,「佛最初在菩提樹下講金剛經,不勸人出家,而是重視生活中的修行。我印這本書,就是想讓人認識佛的起源,現在能傳一個是一個。」
我會讓寶寶穿較不易髒的衣服來進食,這樣家長較可自由的讓寶寶探索食物世界,也不會因為弄髒衣服而生氣。當寶寶願意接受寶寶副食品時,爸比媽咪別忘了用甜美的音調給寶寶適當的鼓勵與讚美喔!一開始建議由低濃度的米湯、果汁開始,一天只要一~二口。此時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仍是母乳或配方奶,媽咪不需擔心寶寶因為副食品吃的不足而營養不足。同一種食物先少量給予(約一匙),觀察寶寶有無出現「過敏反應」,再逐漸增加濃度及量。在經過一週對這項食物適應後,才可以繼續餵食或添加新的食物。一歲以前盡量挑較不會引起過敏反應的食材,例如:白米、南瓜、蘋果、波菜等。當寶寶不舒服或打預防針時,暫時先不要添加新的副食品。這邊要提醒爸比媽咪將食物裝在碗(杯)內,用湯匙餵食,而不是將副食品裝入奶瓶讓寶寶吸允。若寶寶進展到七個月後,可以給較硬的食物讓寶寶拿著吃,例如:磨牙餅、塊狀水果、土司條等。如此既可以訓練寶寶手部握的動作,也可增加進食的趣味性,切記照顧者一定要在一旁看著,以免寶寶噎著。
「歷史上有阿富汗的大佛,有雲崗大佛,洪啟嵩也畫大佛,為何這麼多人都要做大佛?」邱復生解釋,人在平時的生活中眼界有限,多半只能看到眼前所見的範圍,「但巨大的佛像,象徵超越人類的存在,可以讓人體會到自己的渺小,才有機會跟自己和解,也跟他人和解、與土地和解。」
「西方人有將大地視為母親的傳統,然而人類總是把自己想得很大,恣意破壞地球。」邱復生表示,台開投入綠建築,善用大自然、宇宙的道,正是與地球和解、道法自然。
表示嬰兒副食品,「大佛拈花,代表大佛也讓自己謙卑,拈花遞給人們。大佛在高雄展出時,每個人都該去體驗一下,5分鐘也好,在地面靜靜仰望,感受大佛。」
很多人問我說寶寶粥的狀態要怎麼去作調整,基本上初期都是從糊狀的十倍粥開始餵食,相對來說也會比較稀一些,但是等寶寶習慣一點之後就可以調整成七倍粥,到五倍粥的時候可以增加一些顆粒感作成軟米飯,因為每個寶寶的體質和習慣不同,媽咪們最好要自己觀察自的寶貝的副食品,大部分的寶寶粥產品都會標示適合的月齡作為購買的依據,一般常見的寶寶粥有分為國內或海外製造的商品。對於國內製造的寶寶粥,因為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標準,可以讓媽咪們都能夠安心地購買食用。我自己也都選國產的寶寶粥為主,那至於海外製造的寶寶粥,媽咪們必須要由自己檢查是否有中文說明並且確認成分,因此建議盡可能選擇國內製造商的寶寶粥較有保障。此外,有些寶寶粥還有註明了使用哪些大品牌的有機米。對於這些有具體說明的安全食材也比較能夠讓媽咪們更安心。